三国之汉末宗亲(刘表的八个谋士)

1. 三国之汉末宗亲,刘表的八个谋士?

八个谋士分别为:蒯良、蒯越、庞季、韩嵩、刘先、伊籍、傅巽、王粲。

汉末刘表集团,是占据荆州的一支割据势力。他不仅是汉室宗亲,也是汉末时期的名士。刘表经董卓推荐出任荆州刺史一职,进入荆州之后,依靠当地的豪族组建了割据地方长达二十余年的刘表集团。

为了能够在荆州立足,刘表重用荆州地区的蒯氏与蔡氏,拉拢当地的庞氏、黄氏、马氏等六大豪族,为刘表集团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刘表集团当中,当地豪族子弟成为该集团的主要谋士。

三国之汉末宗亲(刘表的八个谋士)

2. 为什么感觉人们都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

题主好!这肯定是人们的哪一根神经出了问题,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群雄争锋,靠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说话。魏、蜀、吴呈品字之势,互为犄角,鼎立而王,是在耗尽了各自的精力后不得已而出现的一种局面。这种局面早就被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分析指出:"…今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曹不能与其争锋,孙权扼长江之险,拥米粮之乡,只可联手,不能企图。大浪淘沙,剩下刘皇叔努力的问题了。后来的事正如诸葛亮预料那样,三家相继鼎立而王。谁是大统?谁是窃国?历来争论不休。《三国志》将魏定为正统,是陈寿人在"屋檐下”的无奈之举,而心里始终认为蜀为正统,这从褒扬诸葛亮传中可窥见,作者用了多于吴主的篇幅对诸葛亮“欲扬先抑“,评论时用疑问词"盖“遮掩其功绩"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对蜀未统一继汉祚而由衷喟叹,原因很多,非人力所为。

诸葛亮画像

除了陈寿外,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补阙加注,使三国历史更加详细丰满。东晋人习凿齿编写的《汉晋春秋》被裴注大量引证应用。三国故事流传至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骄儿诗》中用了三国里两个著名人物“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流传时间较早,人们从情感上承认蜀汉的正统地位,始见于北宋时期的民间艺人,书场中观众有”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皱眉头)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的情节,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书场中有专说"三分”〈即三国故事〉的著名艺人。从说者到听者,都倾向于拥刘贬曹。南宋时,曹操窃国、刘备为正统的说法渐占主流。诸葛亮、刘备形象一再被美化,淳熙年进士萧常将《三国志》修改,通过对传世史料取舍和重新组合,重建历史史实,编写了《续后汉书》。书中寄寓褒贬之意,视蜀汉为汉祚的延续,表现出强烈地正统思想。当然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当时宋金对峙的形势大有关系,得到了包括欧阳修等人在内的知识分子赏识。

刘备画像

由“正统论"的争执从《三国志》落笔的那一刻起,断断续续争论了好几个朝代。人们不满陈寿将晋定为汉脉合法继承者,而置汉宗室刘备于外。在许多人潜意识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应为汉室遗脉,就象东汉刘秀承继祖宗之业、"光武中兴"那样。但令人尴尬的是,历史的发展与人的情感开了一个玩笑。刘备大业末成而“中道崩卒”,诸葛亮托孤兴汉虽"连年用兵",终"出师未捷“而先“鞠躬尽瘁”。后主降魏而“乐不思蜀“,令先辈血汗付之东流,遗恨九泉。因为这个结局,人们给予蜀汉政权极大同情,并迁怒于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盖应变长略,非其所长欤),认为陈寿因父受"髡刑"一事而故意挟私报忿,以至陈蒙冤千年之久。

《三国志》自拍

元代三国志评话、戏曲己出现,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已日趋完善。到元未明初,罗贯中根据史书、评话、戏曲依"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通好尚“的创作前提,完成鸿篇巨制《三国演义》历史题裁章回小说。因大明统治者的需要,再次肯定蜀汉的正统地位,抑曹褒刘,将刘备、诸葛亮形象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由此而始,由于小说的趣味性、阅读性、传播性胜于正史,三国故事更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如果以《三国演义》为界,对刘备、诸葛亮的推崇,明代以前仅限在史学家,学者文人间多溢美之辞,如唐代诗人杜甫就非常推崇诸葛亮,在他居成都期间,多次前往武侯祠凭吊,瞻仰诸葛遗容,并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的千古名句<《蜀相》〉。明以后,三国故事妇孺皆知,民间骂曹操、司马懿,赞刘备、诸葛亮己成思维定势。武侯祠中人们将刘备,诸葛亮塑像供奉在一个大殿里,使君臣相守,共诉衷肠,成为君臣肝胆相照,鱼水情深的典型代表。千百年來,人们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下图为罗贯中画像)

一是东汉刘秀继承汉制,使汉脉得以存延近三百年之久,桓、灵二帝昏匮误国,致使汉末权臣当道,国乱民哀,人心思定,对汉室宗族刘备寄予厚望。二是臣相诸葛亮既是权臣,又是家臣,白帝城托孤,无限凄凉苍桑,加之《出师表》一文荡气回肠,忠心可鉴,读之"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感动无数忠君爱国人士。三是陈寿《三国志》撰写婉约,对诸葛亮历史功绩欲扬却抑,引发诟病,成历史争论话题。四是《三国演义》小说以正统之说,推波助澜,刘备、诸葛亮形象近乎完美无瑕,反衬者曹操形象肆意扭曲丑化,陋巷村野哪辨真伪?一呼百应。(注:此文乃个人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欢迎评论指正)

《三国演义》扉页(自拍)

(部分图源于网络,侵权定删)

3. 刘璋是刘秀后代吗?

刘璋不是刘秀的后代,刘璋家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秀则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两人不是一系的。

再说了两人相差的年代也比较远,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璋则是东汉末年割据益州的军阀。

其实汉末类似于刘璋这样的汉室宗亲很多,比如刘备、刘虞、刘表,倒是曹家三朝元老刘晔是光武之后。

4. 汉献帝被废后若逃去投奔刘备?

历史没有假如,如滚滚川流不息的东逝水一去不复返。若非要出于好奇心,去做假设,也不能违背常理。

刘备的"刘皇叔",是朝堂之上汉献帝搬出皇室家谱后所尊封。又何偿不是以此来牵制权臣曹操的意思。

刘备自称是西汉初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其实两人相隔数代三百年有余。也就是上世河北岀土的著名的金镂玉衣的主人。

刘胜一共生有一百二十个儿子,多得连他自己都分不清,刘备的汉室后裔之说我们权当是真的。

汉献帝幼年时为董卓拥立。后长期被曹操挟持,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汉献帝一生过的很辛苦,甚至窝囊,没有做过一天真正的皇帝。自己钟爱的伏皇后当面被曹操赐死,又被逼立曹操的几个女儿为后妃。

曹操对汉献帝看管的很严,绝无可能有逃出皇宫半步的机会。

曹操一死,儿子曹丕立刻废了汉献帝,白立为曹魏的开国皇帝一一魏文帝。古人通讯、交通久发达,传至成都,己是汉献帝被逼杀的消息。刘备率众臣戴重孝面北祭拜了几天后,才在成都正式称帝。

若按题中非假设的话,结果可能是:

一,若刘备称帝前,汉献帝到了成都。做为汉室正统仍然是汉献帝,刘备或封王,掌握实权。

二,若刘备称帝后,汉献帝来到成都,刘备己不可能让位。把汉献帝供养起来,甚至封个太上皇都有可能。(太上皇不一定非是长辈)。若刘备坚持退位,己被封赏就位的百官也不会答应的。

5. 三国时期刘氏还有哪些皇亲国戚?

当时除了刘备,其实还有很多的刘氏的皇室宗亲的,而且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十分的有实权。那我们一一来说一下吧。

刘表

刘表是鲁恭王刘余之后,而这个刘余呢,是跟刘备的中山靖王刘胜是兄弟,都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表年轻的时候就不简单,被称做为八俊之一,也叫八友,当然其他七个我们也不太熟,我们就不列出来了,后来受到第二次党锢,就回家了,再后来就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辟进朝为官。

190年,荆州刺史王叡被孙坚所杀,董卓就上表刘表来当这个荆州刺史,刘表就单枪匹马进入荆州,和蒯家的,蒯良蒯越兄弟,还有蔡家的蔡瑁商讨,摆下酒宴,请当时各地的头头来赴宴,然后将他们全部斩杀了,这样就控制了荆州地区。

191年,袁术命孙坚进攻刘表,刘表就派江夏太守去迎战,黄祖被孙坚击败,逃入岘山,孙坚追击,中了埋伏,最后被暗箭射死。刘表与江东的关系自然是十分的恶化。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投奔刘表,刘表让他驻守在新野。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其小儿子刘琮在蔡氏的拥立下接任,然后投降了曹操。

刘焉

刘焉的祖先和刘表的祖先是一样的,都是鲁恭王刘余。刘焉是荆州竟陵人,年轻的时候就在州郡任职,后来因为他是室室的身份出担任了郎中,最后一路高升,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常。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觉得汉王朝已经不行了,就跟汉时的汉灵帝说,现在天下有点乱了,应该挑朝中的那些比较清廉稳重的去到各州去当主官比如我,我想去交州牧。不过后来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呀,就向朝廷请求改成益州牧。

刘焉经过一翻折腾,到了益州的绵阳,在益州从事贾龙的帮助下,又组织了由南阳,三辅过来的几万户流民组织成了东州兵,真正掌握了益州。刘焉还坐了天子坐的车具千余量,想要称帝。

兴平四年,194年,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刘范,次子刘涎,与马腾密谋进攻长安,失败被杀。又刚好绵竹发生大火,他的府宅被烧,他只能迁到成都,又伤心两个儿子,所以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刘璋继任,刘璋最后投降了刘备。

刘虞

刘虞是东汉开国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代,这个可要比那个什么景帝之后的刘表,刘焉,刘备的皇室宗亲的血缘更重一些了。

刘虞是当时的幽州牧,初平二年,191年,当时的冀州刺史韩馥和袁绍等人商议,现在的汉献帝在董卓的手里,他们就想一起立刘虞为帝,他给坚决的拒绝了。

刘虞如此对公孙瓒和袁绍一直打来打去的,最后两人发生矛盾,公孙瓒击败了刘虞,自任幽州牧。

刘岱

刘岱的祖先是刘邦的长子刘肥,当到了兖州刺史,参加了讨董联盟,最后在黄巾贼进攻兖州的时候战死,兖州的官员和鲍信就迎立了曹操做为新的兖州刺史。

刘繇

刘繇是前面说的刘岱的亲弟弟,是东汉末年的扬州刺史,还是太史慈的长官,后来被孙策所击败,最终病死。

刘宠

刘宠是汉明帝的后代,是真正的诸侯王,陈王。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向陈国借粮,遭到陈国国相骆俊的拒绝,袁术于是就派刺客张闿刺杀了骆俊和刘宠。

6. 有人说三国时期其实还有第四个国家?

其实三国时期确实是有一个第四国的存在,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第四个国家并不受到历史的认可,在三国时期有关于这第四个国家的存在的原因也很复杂,下面就来细说一下三国时期的第四国。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就是辽东霸主公孙家族

其实与魏蜀吴三国同时并立的第四国割据政权就是割据辽东地区的辽东霸主公孙家族,说起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地区还得从东汉辽东太守公孙度说起。

公孙度是辽东襄平(现今辽宁辽阳)人,他的老爹公孙延在他幼年时在家乡犯了法,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因此公孙延举家迁到了玄菟郡(现今辽宁抚顺一带)。

就这样公孙度就在玄菟郡长大成人,他长大之后应聘成了东汉基层公务员,成了郡里的一名小吏。

当时的玄菟郡太守名叫公孙琙,他有个儿子名叫公孙豹,与公孙度长相颇为相似,可惜公孙豹在18岁的时候英年早逝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孙琙见到了小吏公孙度,由于公孙度与公孙豹长相相似,这让公孙琙见到公孙度就如同看到了儿子再生一般。

公孙琙特意单独召见公孙度与他亲密交谈,正好公孙度曾经乳名就叫公孙豹,这个名字与公孙琙英年早逝的儿子同名,这更让公孙琙觉得自己和公孙度有缘,于是当即公孙琙告诉公孙度他与自己早逝的儿子很像很有缘,想认公孙度为义子。

被太守收为义子公孙度当然求之不得,就这样公孙琙把公孙度收养在家中,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花钱供他读书,还花钱给他聘娶名门望族之女当妻子,公孙度就这样靠着长相突然之间从平民家庭变成了官二代。

虽然公孙度变成了官二代,但他却并没有不上进,反而他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十分勤奋上进,还知道利用公孙琙的关系来拓展自己的人脉。

于是在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东汉朝廷下诏各地方推举有才学和品德的人到朝廷出仕,公孙度就这样被举荐到朝廷出任官职。

公孙度到了官场之后依旧勤奋上进,很快就晋升成了冀州刺史。不过由于公孙度出身并不高,只是凭借养父公孙琙才得以步入仕途,现在又当到了刺史这种高官,因此很多名门望族的人都十分嫉妒公孙度。

有人嫉妒公孙度自然就会在背后散布对他不好的流言,而东汉恰好有一项考核地方官的制度,那就是每到年底朝廷会派钦差到地方召集当地的民众代表,让这些民众代表给地方长官的政绩考核打分并作出评价,如果地方官在民众代表这考核评分和评价过低,朝廷就会罢免地方长官的职务。

当时的所谓民众代表应该就是一些地方的名门望族成员,他们都很嫉妒和眼红出身低微的公孙度能成为刺史,因此公孙度在年底考核时,由于冀州地区对他不利的流言很多,再加上民众代表对他的政绩评价也不高,所以他就被朝廷罢免了刺史之职。

此后公孙度一直赋闲在家,不过他倒也没闲着,他一直在寻找机会,企图重新步入仕途东山再起。很快他的机会就来了。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这时候的东汉已经要完蛋了,西凉军阀董卓入主京城操控了汉献帝把持大权,董卓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徐荣,这个徐荣是东北狠人,在战场上先后挫败过孙坚和曹操。

徐荣是玄菟郡人,与公孙度曾是同学,因此徐荣看着公孙度赋闲在家,想想两人曾经关系也不错,于是徐荣向董卓推荐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徐荣作战勇猛,很受董卓器重,所以他推荐的人董卓都没考虑,直接就同意了,并以汉献帝的名义册封公孙度为辽东郡太守。

这个辽东郡的治所在襄平,那里正是公孙度的老家,因此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算是衣锦还乡,可是公孙度在襄平并不受老乡们欢迎,公孙度家族本身并非襄平望族,他本身还是靠给人当儿子才混入仕途,就是连他这个辽东太守的职务都是靠着董卓才获得的,因此襄平的名门望族非常瞧不起公孙度。

襄平的名门望族几乎是联起手来一起排斥公孙度,连公孙度的下属襄平县令公孙昭都不把他这个长官放在眼里,经常在公众场合让公孙度难堪。

后来公孙昭更过分,居然征召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康出来担任伍长之职,这个职务其实就是个低级军官,说难听点就是兵头。

让辽东地区最高长官公孙度的儿子去当兵头,这不是对公孙度最大的侮辱了,这件事让公孙度彻底对辽东这些名门望族忍无可忍了,他就想借着机会把这些名门望族全都收拾一遍。

公孙度对这些名门望族采取了杀戮手段,他先是找借口将公孙昭抓起来,然后在闹市公开将其活活打死,又将公孙昭全家在闹市街头就地诛杀,除掉公孙昭只是第一步而已,随即公孙度就开始给辽东地区的名门望族安排各种罪名,最后再将他们满门诛杀,就这样公孙度在三个多月内诛杀了名门望族一百多家,死在公孙度刀下的人多达数千人。

再后来董卓被吕布刺死,董卓的西凉军阀集团也被瓦解,徐荣后来也战死沙场,而其他各地军阀纷纷拥兵割据,东汉政权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公孙度看到了这个机会,因此他决定脱离朝廷割据辽东。

此后公孙度又利用杀戮手段震慑辽东地区不肯服从自己的官员,就这样在辽东地区建立起了顺者昌,逆者亡的制度,辽东的军民也只能服从于公孙度,辽东地区就基本被公孙度所割据。

公孙度不仅仅只想局限于割据辽东,他的野心还很大,很快他通过对玄菟郡的了解,派兵攻占了玄菟郡,就这样玄菟郡也被公孙度纳入版图。

不过公孙度也有自知之明,当时中原地区陷入混乱,曹操、袁绍等实力强大的军阀各自争相抢占地盘,相比于这些人,公孙度自知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也不敢向中原地区扩张,于是公孙度就打起了与自己离着比较近的朝鲜半岛主意。

公孙度又用武力征服了朝鲜半岛,使得朝鲜半岛的扶余国和高句丽臣服。朝鲜半岛被打服之后,公孙度又向西攻打少数民族政权乌桓,虽然没能征服乌桓,但是公孙度却让乌桓人不敢再打辽东地区的主意。

在《三国志》中称公孙度为“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这也说明了公孙度当时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公孙度的性格也是典型的东北汉子性格,能动手尽量别吵吵,经常采用暴力手段征服对手,所以《三国志》中评价他是“残暴不仁”。

不过在乱世中也只有像公孙度这样的性格才能吃得开,公孙度攻占玄菟郡,征服朝鲜半岛又打服了乌桓,一时之间也让他在辽东称霸。

称霸辽东之后公孙度也觉得自己应该为将来入主中原做一些事情,毕竟成为皇帝统一天下的野心他也有。于是公孙度趁着中原地区混战之际,偷偷派人渡海攻占了山东东莱等县,公孙度将这些县城统一设立营州管辖,并派人镇守营州,伺机以图进取中原地区。

公孙度基本制定了公孙家族进可谋取中原,退可称霸辽东的战略计划,这也使得公孙度野心更加膨胀起来,后来公孙度自封辽东侯、平州牧,他还效仿皇帝家族的太庙,给自己家族建立祖庙,追封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为侯爵,他还在自己的官帽上加了九条玉串,还让自己的卫兵佩戴旄帽称之为羽林军,可以说公孙度平日着装和出行仪仗几乎与皇帝相同。

要知道当时哪个军阀都没敢如此,即便是后来袁术称帝也比公孙度晚了些,公孙度相比于袁术只是差在没有明目张胆称帝而已,这也是公孙度比袁术精明的地方,袁术称帝最终引发众怒被群起而攻之,公孙度则是偷偷摸摸当土皇帝,比袁术精明了一些。

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也是公孙度当时的追求目标,他除了攻打乌桓和朝鲜半岛之外,与中原各路军阀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保存实力割据辽东静待中原地区的变动,如果能让他浑水摸鱼那就最好了。

曹操在挟天子令诸侯之后,他便开始试探公孙度,他曾以汉献帝的名义征召公孙度到许昌出任永宁乡侯、武威将军,曹操此举就是想看看公孙度是否能回归朝廷。

野心勃勃的公孙度当然不可能接受曹操的征召,当曹操给他送来侯爵印绶时,公孙度就把侯爵印绶封存到了府库中,并且很不屑地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这说明了一个侯爵爵位满足不了公孙度,曹操也就明白了公孙度的野心,不过曹操当时忙着统一河南无暇顾及公孙度,因此也只是默许了公孙度称霸辽东。

后来公孙度一直致力于发展辽东地区,想为自己问鼎天下奠定基础。不过公孙度野心虽然很大,寿命却不够长,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去世,其长子公孙康接替了他的位置。

公孙度虽然并非出身名门望族,可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公孙家族很快就成了辽东地区的统治者,成为了辽东地区贵族中的贵族。

富不过三代,公孙家族三代而亡

公孙康接替公孙度的位置之后,依旧是延续公孙度的战略,固守辽东地区,对曹操所掌控的东汉朝廷态度还是恃远不服。

但是公孙康接位不久就遇到了麻烦事,原来是称霸河北地区的军阀袁绍在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后抑郁去世,他死后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争位,袁家内部爆发内讧,曹操利用袁氏兄弟内讧之机发兵河北。

很快袁氏兄弟就挡不住曹操的军队,袁谭最先兵败身死,曹操很快就占据了袁绍家族的老巢邺城。袁谭败亡后,曹操早就看公孙家族占据的营州不顺眼,于是他顺道派大将张辽攻取了营州,公孙家族的部下哪能敌得过张辽,因此张辽很顺利的就攻占了营州,公孙家族由此失去了进取中原的踏板。

曹操攻占了营州也让公孙康对他十分不满,公孙康曾想亲率四万辽东铁骑趁曹操在邺城立足未稳之际奇袭邺城,不过幸亏公孙康这个危险的想法被手下拦住了,否则参考一下强如吕布趁曹操空虚奇袭了兖州,最后结果不还是被曹操打得四处逃窜。

所以如果公孙康当时真冲动的乘虚攻打曹操的邺城,他的下场估计比吕布还惨,也可能就不会有日后公孙家族继续称霸辽东的事情了。

后来袁绍的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被曹操打得很惨,兄弟二人逃跑到了乌桓,投奔了乌桓首领蹋顿单于。曹操依旧对袁氏兄弟穷追不舍,于是发兵攻打乌桓。结果曹操的大将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中阵斩蹋顿单于,曹操的军队直接攻灭了乌桓。

袁熙和袁尚兄弟二人又继续仓皇出逃,兄弟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跑到辽东投靠公孙康,袁氏兄弟前来投奔,也让之前一直低调当土皇帝的辽东霸主公孙家族成了当时北方的聚焦点。

曹操的手下都建议曹操以此为借口出兵辽东,直接攻灭公孙家族,顺道就把辽东地区也占过来,但是曹操听取了谋士郭嘉的建议,郭嘉认为曹操连续对河北地区用兵势力损耗太大,不应该再继续兴起战事,而且公孙家族只是想称霸辽东地区,并不敢真与代表朝廷的曹操开战。再有就是袁氏兄弟未必是真心投靠公孙康,如果曹操真去攻打辽东,反而会让三人抱团对抗曹操,如果不打辽东,三人日后定会闹起内讧,曹操正好可以坐山观虎斗。

后来也果然如郭嘉所预料,袁熙和袁尚是企图杀掉公孙康霸占辽东,而公孙康则是既不想开罪曹操,又担心袁氏兄弟对自己不利,所以公孙康抢先布局诛杀了袁氏兄弟,将二人的脑袋送到许昌,并向曹操表示愿意回归朝廷,这也就代表着公孙康对曹操服软称臣了。

于是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册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但是公孙康与曹操之间只是名义上的从属关系,曹操还是无法真正统治辽东地区。

同时公孙康也表现得对曹操很臣服,在赤壁之战前孙权曾经派人渡海私下联络公孙康,想拉拢他结盟一起对抗曹操。不过公孙康可不傻,他知道孙权就是利用自己挑事,一旦他真与曹操开战,远在南方的孙权对他提供不了任何实际帮助。

因此公孙康不仅拒绝了孙权结盟的要求,还斩杀了孙权派来的使者,并将使者的脑袋献给曹操表忠心。曹操对于公孙康如此表现还是十分满意,曹操此后认为公孙康只不过是想割据辽东当土皇帝而已,对自己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所以公孙家族割据辽东的问题可以日后慢慢再处理。

后来公孙康去世,由于他去世时,他的两个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年幼,因此他的弟弟公孙恭接替了他的位置。公孙恭继位时曹操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已经篡汉建立魏国,公孙恭上表拥戴曹丕称帝,因此获得曹丕的赞赏,被册封为车骑将军、平郭侯还享有假节钺的待遇。

曹丕给予公孙恭的身份地位和待遇可谓非常高了,而公孙恭也没有父亲公孙度和大哥公孙康那样的野心,他倒很乐于臣服于曹魏,并且接受曹魏册封,还把公孙康的长子公孙晃送到魏国去当人质。可以说公孙恭统治辽东地区时是与魏国最好的甜蜜时期。

不过随着公孙康的次子公孙渊长大,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公孙渊是有着和祖父公孙度相同的野心,他认为叔叔公孙恭太过于软弱,于是他突然发动兵变,抓捕了公孙恭并将其囚禁起来,并宣布自己将接替公孙恭的位置。

公孙渊发动兵变囚禁公孙恭时已经到了曹丕的儿子曹叡时代,当公孙渊囚禁公孙恭的消息传到魏国后,魏国的重要谋臣刘晔就建议派兵突袭辽东,直接从公孙家族收回辽东的统治权。

不过刘晔的建议没有被曹叡采纳,曹叡而是承认了公孙渊的合法地位,还加封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但是公孙渊却并不领曹叡的情,他很有野心,他一面假装接受魏国册封,一面又暗中与已经建立吴国的孙权联系。孙权也是记吃不记打,忘记当初公孙渊的老爹公孙康杀了自己使者的事了,他不顾群臣反对,坚决要接纳公孙渊,派使者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去辽东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可是当孙权的使者来到辽东后,公孙渊反而退缩了,他担心魏国太强大,自己比邻魏国,与吴国却相隔很远,吴国对他很难有帮助。于是公孙渊又学老爹公孙康,反手又杀了孙权派来的使者,还私吞了孙权赠送的金银珠宝,并把吴国使者的脑袋送给曹叡表忠心。

曹叡很高兴,还对外夸赞公孙渊十分忠诚,于是下旨册封公孙渊为大司马兼乐浪公。公孙渊则很高兴,认为魏国和吴国也不过如此,两国君主被自己耍得团团转。

但是当曹叡的册封使团来到辽东,公孙渊又改变了想法,原来公孙渊发现这些使团成员都很高大威猛,不是寻常人,他担心这些人是曹叡的亲兵,假装来册封,实际上是暗中捉拿自己,毕竟是他先与孙权勾搭在先,属于做贼心虚了。

因此公孙渊对册封使团成员十分提防,并且还不甘示弱地侮辱了他们,结果这件事被曹叡知道后很生气,于是曹叡派幽州刺史毋丘俭带着部队去找公孙渊,要把公孙渊强行征召到都城洛阳来。

公孙渊当然拒绝征召,既然与魏国撕破脸了,于是公孙渊索性就派兵攻打毋丘俭,并将其击败。随即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正式反魏,公孙渊起兵之初四处拉拢少数民族来帮自己抵御魏国,同时他还厚着脸皮再次向孙权称臣表示归附。

当然,孙权被耍了两次也不那么彪了,虽然他接纳了公孙渊的归附,但是也只是名义上接纳,他没再对公孙渊进行过其他实质性的帮助,就是单纯的坐看曹魏与公孙渊开战。

曹叡听闻公孙渊反叛之后,立刻派司马懿率军平叛。公孙渊怎么能敌得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因此当司马懿抵达辽东后,很快公孙渊就被司马懿打得龟缩到了襄平城内。司马懿大军把襄平城重重围困起来,公孙渊害怕了想投降,司马懿当然不会同意。

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攻克襄平城,公孙渊企图突围带着儿子公孙修渡海去投奔孙权,结果没能逃掉被司马懿活捉,司马懿当即下令处死公孙渊父子及公孙家族其他成员,并且司马懿命人将襄平城内所有15岁以上男丁全部屠杀,也就是下达了屠城命令。

不过公孙恭却没有被杀,由于他被公孙渊囚禁,司马懿放他出来,还上表曹叡应该好好安置公孙恭。相比之下公孙渊的大哥公孙晃就惨了,在公孙渊发动兵变囚禁公孙恭的时候,公孙晃就提醒过曹叡,不能放纵公孙渊,他这个弟弟野心很大,应该立刻追究他囚禁公孙恭的责任。但是曹叡没有听,结果公孙渊反叛之后,曹叡却赐死了公孙晃。

至此割据辽东五十余年的公孙家族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公孙渊的被杀也标志着辽东地区的统治权彻底被魏国收了回来。富不过三代的话似乎在公孙家族这很有道理,果然从公孙度建立割据辽东政权到孙子公孙渊败亡,没超三代人公孙家族就彻底凉了。

写在最后

其实称辽东公孙家族为三国时期的第四国并不严谨,毕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君主都是走过正式的称帝程序,而公孙家族虽然实际上在辽东地区与皇帝没有区别,但毕竟名义上公孙家族并没有称帝,到最后公孙渊也只是自称燕王。

所以公孙家族虽然割据辽东五十余年,但由于并没有公开称帝,在名义上还向魏国称臣接受魏国册封,因此与魏蜀吴三国不能相提并论,充其量公孙家族统治的辽东地区只算是魏国的羁縻州,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罢了,后世自然也不会认可公孙家族成为三国时期的第四国了。

7. 东汉末年到三国期间有哪些知名世家大族?

答案:

汝南袁氏、温县司马氏、弘农杨氏、颍川陈氏、颍川荀氏、颍川钟氏、鲁国孔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扶风马氏、丰县张氏

琅琊诸葛氏、谯县夏侯氏、吴县陆氏、吴中四姓(顾、陆、朱、张)

谯县曹氏、富春孙氏、以及汉室刘氏皇族

世家大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两汉,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又称门阀、门第、士族、衣冠世族等,通常为世代做官的家族。

汉朝施行察举制、举孝廉,到东汉逐渐出现各种累世公卿等世家大族前身。魏晋南北朝施行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强化了世家大族的地位,官员的选拔权力牢牢把握在这些士族门阀手上。官场上的风云人物大都有家族背景。在这时代,表面上是诸侯割据和三国鼎立,背后其实是这些世家大族的角力。

一、传统名门望族

汝南袁氏:东汉著名世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先有东汉司空、司徒袁安,袁安儿子袁敞任司空、袁安儿子袁京任司空,袁京儿子袁汤任司空和太尉,袁汤儿子袁逢任司空,袁汤儿子袁隗任太尉,故号称“四世三公”。然后就给袁绍(袁逢庶长子)、袁术(袁逢嫡子)兄弟俩积累了庞大人脉和家业。

温县司马氏:该族汉初的先祖是随项羽灭秦的殷王司马卬。代表人物有东汉汉安帝时期征西将军司马钧、司马钧的儿子豫章太守司马量、司马量的儿子颍川太守司马儁、司马儁的儿子汉末京兆尹司马防(曾推荐曹操任洛阳北部尉)。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就是著名的“司马八达”司马防长子的兖州刺史司马朗、次子司马懿、三子曹魏太傅司马孚。还有司马懿的两位儿子司马昭、司马师,以及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等代表人物。

弘农杨氏:弘农杨氏一世祖是汉武帝时期丞相杨敞,杨敞是西汉初年击杀项羽有功的赤泉侯杨喜的曾孙,也是司马迁之女婿。代表人物有东汉太尉杨震(四知典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震曾孙曹魏太尉杨彪、杨表儿子曹魏丞相主簿杨修。再往后世还诞生了隋开国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等人物。

颍川陈氏:陈寔及其两个儿子陈纪、陈谌皆为东汉末年官员与名士,在《后汉书》中被称为德行高尚的“三君”。陈纪儿子陈群是曹魏重臣,“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儿子陈泰则是曹魏尚书左仆射。

颖川荀氏:该族乃战国大儒荀子后裔,荀彧祖父荀淑乃汉末名士,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则是曹操首席谋臣,任尚书令,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的侄子荀攸担任曹魏尚书令。

颖川钟氏:代表人物有曹魏太傅钟繇(也是著名书法家,楷书鼻祖)、钟繇的祖父钟皓是东汉名士,父亲钟迪是颍川郡主簿。此外还有钟繇三子青州刺史钟毓、钟繇幼子西晋司徒钟会(与邓艾同是灭蜀汉有功的名将)。

鲁国孔氏:该家族乃孔子嫡传后裔;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孙,任北海相及太中大夫,也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孔融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

范阳卢氏:代表人物有汉末文武兼修的卢植 ,曾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与皇甫嵩一起平定黄巾军叛乱,也是知名大儒,公孙瓒及刘备等人皆师从卢植。曹魏时还有司空卢毓 。范阳卢氏在南北朝达到鼎盛,北魏孝文帝时为“卢崔郑王”四姓高门 ,与清河崔氏并称为“崔卢”,有“北州冠族”之称 ,北魏太常丞卢靖有三子卢景裕、卢辩及卢光,分别为魏、齐、周三国五任皇帝的帝师。

清河崔氏:北方望族,至大唐长盛不衰,代表人物有曹魏尚书且是知名大儒的崔琰(同时也是曹植妃子崔氏的叔父)、崔琰的堂弟曹魏司空崔林(位列三公)。

太原王氏:起源于琅琊皋虞,秦将王剪的孙子王离在钜鹿之战战败被项羽处死,王离的长子王元和次子王威举家迁居琅琊避祸。后子孙王霸迁居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王家世代担任州郡重要官职,代表人物有汉献帝时期除董卓的司徒王允,东汉末幽州刺史王懋,此外还有王允之侄王凌、曹魏名将王昶,西晋名将王浑等人物。

扶风马氏:先祖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被赐封“马服君”,后代以马为姓。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在汉末的代表人物有汉末凉州军阀马腾,马腾曾任东汉前将军和卫尉。马腾的父亲马平曾任天水兰干尉,是个小官,马腾的儿子马超则为蜀汉骠骑将军。还有马超的从弟马岱,任蜀汉平北将军。

丰县张氏:先祖为汉初三杰张良,东汉天师道创始人天师张道陵乃张良十世孙,祖籍沛国丰县,张道陵之孙张鲁东汉末年在汉中传播天师道五斗米教,割据汉中三十余年,后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张鲁之弟张卫官拜昭义将军、张鲁另一个弟弟张愧官拜南郡太守。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后来迁徙到江西龙虎山,并由张道陵的后代世袭张天师的荣誉,并受历朝历代敕封。称为与山东孔府衍圣公并列的仅有两个家族可以两千年世袭罔替的千年望族。

二、新兴名门望族

琅琊诸葛氏:琅琊诸葛氏崛起于东汉末年。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在西汉汉元帝时期担任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担任过泰山郡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担任过豫章太守。诸葛亮任蜀汉丞相、诸葛亮亲哥诸葛瑾任东吴大将军、诸葛亮族弟诸葛诞任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任东吴后期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任蜀汉平尚书事。魏蜀吴三国皆有诸葛亮家族的担任钟繇官职,诸葛氏在此时达到鼎盛。

谯县夏侯氏:夏侯氏虽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后裔,但主要崛起于东汉末年的曹魏,夏侯渊和夏侯惇随着同乡曹操起兵,夏侯渊跟曹操是连襟关系,颇受曹家宠信,有传说曹操父亲曹嵩祖上是夏侯氏,过继给曹腾做儿子才改姓曹,其实并不是。夏侯氏代表人物有夏侯惇、夏侯渊、夏侯玄、夏侯霸、夏侯淳(西晋文学家、弋阳太守)等。

颇有意思的一件事,夏侯渊从小抚养侄女夏侯氏,夏侯渊当时穷苦,为了养侄女还舍弃了自己的小儿子,侄女嫁给了张飞,夏侯渊成了张飞的岳父。后来,夏侯渊在与蜀汉交战时死于定军山,张飞老婆夏侯氏向后主请求给伯父夏侯渊厚葬,后主同意,由张飞主持给夏侯渊厚葬。夏侯氏与张飞生的女儿嫁给了后主刘禅。高平陵兵变以后,司马懿家族全面掌权,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怕被清算因而投降蜀汉,后主刘禅见到夏侯霸之后,指着自己的儿子刘谌说,“此夏侯氏之甥也“,扯来扯去,都是一家人。

吴县陆氏:陆逊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陆逊父亲陆骏任九江都尉,陆逊任东吴大都督,陆逊儿子陆抗任东吴大司马,陆抗四子陆机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抗五子陆云是西晋官员和文学家。

吴中四姓 :在东吴还有吴中四姓之说,即吴郡之顾、陆、朱、张四姓,其代表人物分别为顾雍、陆逊、朱桓、张温。此四姓崛起于东吴,鼎盛于东晋,各家族势力到东晋和南北朝依旧绵延未衰,产生很多政治及文学俊才,成为当地望族。

三、魏蜀吴三国皇室

谯县曹氏:谯县曹氏远祖为西汉初开国元勋曹参,代表人物有曹操、曹丕、曹植、曹叡、曹芳、曹真、曹仁、曹洪、曹爽等,主要为曹操建立的曹魏的皇族人员。

刘氏皇族:该家族皆为西汉及东汉皇室宗亲,代表有刘备、刘表、刘璋、刘禅等。

富春孙氏:代表人物有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孙皓等,皆为东吴皇族。

世家大族到了隋唐时期越发显现出弊端,政权几乎都被世家大族掌控,寒门子弟无法出头,引发社会不安定。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首创科举制,凭考试选拔官员,让寒门子弟有参与政权的几乎,人才选拔权收到朝廷手中。世家大族逐渐衰落。

唐朝完善科举制,设进士科。武则天时期进一步提高进士科地位。大量提拔寒门子弟,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

世家大族到隋唐虽然已然衰落,但依然是各地望族,子孙瓜迭绵延,凭借祖上良好的家风教育,在后世已然涌现出不少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43)
70岁成龙现身参加活动,头发花白尽显老态
上一篇 2024年03月13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3月13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